2019年央視春晚上,深圳分會場上演了一場炫酷光影秀,在霓虹閃耀的城市中,兩條動感的空中列車交錯行駛,展現了科幻電影中才有的“未來智慧城市”圖景。畫面中穿梭的空中列車,正是來自深圳市坪山區的新能源企業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中小運量軌道交通產品云軌和云巴。
向空中要空間,為地面做減法。比亞迪云軌和云巴搭載無人駕駛、多功能深度集成的綜合調度系統、人臉識別等高科技配置。通過高架方式,能夠與地鐵、公交等其他公共交通系統銜接,在城市空中打造軌道交通網絡,使整個城市的交通運行更加通暢高效。
比亞迪布局新能源汽車起步早,2003年就開始了行動。當時,比亞迪電池生意做得順風順水,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卻決定向汽車和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軍。“當時我們的電池業務基本已經到達頂峰,必須尋求企業轉型。”王傳福認為,電動車是未來的趨勢,而掌握先進可充電電池技術的比亞迪勝算很大。
依靠全球領先的電池、電子技術和高級研發團隊,比亞迪積極布局新能源,尋求企業轉型升級。2008年,比亞迪推出了全球首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雙模電動車F3DM,拉開了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商業化普及的大幕。2010年,比亞迪提出的“城市公交電動化”解決方案逐漸成為共識。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身影已經遍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城市。
作為新能源交通領域的領跑者之一,比亞迪以科技創新為輪,推動破解城市擁堵難題。其布局涵蓋汽車、軌道交通、電池、太陽能、儲能等領域,從能源的獲取、存儲再到應用,全方位構建零排放的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
其中,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涵蓋私家車、出租車、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環衛車7個常規領域,以及倉儲、港口、機場、礦山專用車輛4個特殊領域,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品種類最豐富的企業之一。2018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47811輛,實現了全球銷量四連冠。2019年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2.87萬輛,市場占有率近30%。
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比亞迪已由成立之初的20人壯大到今天的24萬人,并在全球設立了30多個工業園,實現全球的戰略布局,營業額和總市值均超過千億元。目前,比亞迪“云軌”“云巴”在國內已簽署了多個項目,其中銀川花博園云軌旅游線已運營一年多。比亞迪還與菲律賓、埃及、柬埔寨等國家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在向新能源市場轉型的過程中,比亞迪的優勢是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
行駛在日本京都街頭的比亞迪純電動大巴
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因技術難度大、投資大,長期被業內稱為新能源核心技術的“珠峰”,制約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商業化發展。早在2005年,外界還不看好電動車前景時,比亞迪就組建研發團隊,開始布局IGBT領域。2009年,比亞迪IGBT芯片成功通過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力電子分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打破了國際巨頭的技術壟斷,實現了中國在IGBT芯片技術上零的突破。目前,比亞迪IGBT4.0產品已在芯片損耗、模塊溫度循環能力、電流輸出能力等關鍵指標上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憑借對研發和創新的持續投入,比亞迪目前已經掌握了電池、IGBT、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截至2018年12月,該公司在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超過2.2萬項,其中已獲授權專利約1.4萬項。
“技術首先要為戰略服務,其次才是為產品服務。正因為有了技術,比亞迪才能真正把握大方向。”王傳福說,以領先的技術和前瞻的戰略作為支撐,產業布局和產品投放才有機會做到超前和領先。
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專汽網[www.738928.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專汽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專汽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專汽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專汽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刪除。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3、同時為給讀者帶來更豐富的資源信息,專汽網從即日起誠征好稿,投稿郵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